来源: 日期:2024-05-22
血液黏稠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。一旦血液黏稠度增加,血流就会变慢,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脂质就会沉积到破损的血管内皮,变成血脂“垃圾”。
当血脂垃圾堆积到一定程度时,就会形成动脉硬化斑块。当各种因素导致斑块破裂后,就会形成血栓,血栓顺着血液循环流向机体各个组织。
如果血栓堵在动脉上,就会导致血管堵塞,组织器官缺血,引发心梗、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。
那么,有没有预防血液黏稠的方法呢?当然有。具体来说,可以从以下四点来加以预防:
第一点:控制脂肪摄入量。这是最为关键的措施,平时少吃肥甘厚腻,多吃蔬果豆类。
第二点:保证水分摄入量。一旦体内缺水,血液黏稠度就会增加,而水分可以稀释血液。
第三点:适量食用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食物。例如大蒜、菠萝、柠檬、洋葱等。
第四点:可通过三氧、血液净化清除血脂垃圾以及毒素,纯净血液,让血流更顺畅。